李飚
李飚作为世界音乐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全职打击乐独奏家,被国际舆论认为是世界范围里当代最优秀的打击乐独奏家之一。1982年进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打击乐;1988年作为中国首位公派打击乐学生,到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留学,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年获得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打击乐比赛银奖等荣誉,是首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李飚2003年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2005年起领衔成立李飚打击乐团;2006年起担任柏林汉斯·艾斯勒国立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是第一位在世界顶级音乐学府担任教授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他曾在诸多世界著名音乐节中独奏演出,演出足迹涉及80多个国家及地区。
李飚拥有数个“第一”的头衔:中国第一位公派打击乐学生、第一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第一位在世界顶级音乐学府中担任教授的华人打击乐家。如今,他以打击乐独奏家、指挥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鲁迪·鲍尔
鲁迪·鲍尔毕业于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在那里他师从彼得·萨尔多教授,在学习期间多次获得国际奖项。他曾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慕尼黑爱乐乐团的打击乐手,也是欧洲极富盛名的Power!Percussion组合的创始成员。
自2019年起,他在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教授打击乐。他曾与李飚打击乐团在中国、欧洲和南美进行过多次巡回演出。鲁迪·鲍尔也是一位编曲家和作曲家。
亚历山大·哥鲁克纳
亚历山大·哥鲁克纳于1976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州苏尔茨巴赫-罗森贝格,在慕尼黑音乐大学师从彼得·萨德罗教授学习古典打击乐。
他曾作为独奏家和合奏家在众多知名国际音乐节上演出:卢森堡埃希特纳赫音乐节、布格豪森爵士音乐节、布伦瑞克古典音乐节、戛纳MIDEM、欧洲周、国际ARD竞赛、施韦青格音乐节、慕尼黑双年展、巴塞尔博物馆音乐节、中国香港打击乐节和首尔鼓乐节等。
其他演出包括与罗杰·诺林顿爵士、安德烈·博列科和赫尔穆特·里林指挥的西南广播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与洛林·马泽尔、迪米特里·基塔延科和乔治·本杰明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洛塔尔·扎格罗塞克指挥的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以及与肯特·长野指挥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合作。
2005年,他与菲利普·永克共同创立了打击乐二重奏组DOUBLE DRUMS,两人合作非常成功,曾在慕尼黑伊萨尔爱乐音乐厅、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和米兰世博会等世界各地的音乐厅演出。他们曾在各大电视节目中亮相在德国ARD和ZDF电视台播出,并在巴伐利亚电影奖上演出,他们还获得了巴伐利亚州政府颁发的巴伐利亚文化奖。
菲利普·永克
菲利普·永克1977年出生于慕尼黑,高中毕业后进入慕尼黑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师从彼得·萨德罗教授学习古典打击乐,并取得硕士学位。
菲利普·永克参与过许多与管弦乐团的演出,包括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和西南广播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包括马里斯·杨松斯、长野健和洛林·马泽尔。
作为一名活跃在不同乐团的音乐家,他曾与“彼得·萨德罗与朋友们”和“李飚打击乐团”一起在戛纳MIDEM、首尔鼓乐节、中国香港艺术节、施韦青根艺术节等知名国际音乐节上演出,他是这些乐团的创始成员之一。
他为打击乐重奏创作的作品已由GLM Music和Sony Classics发行。
自2018年起,他开始在巴伐利亚歌剧团担任打击乐手,该乐团是一支已成功演出超过40年的乐团,成员来自慕尼黑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自2005年以来,他与亚历山大·哥鲁克纳共同创立了打击乐二重奏组DOUBLE DRUMS。除了在慕尼黑伊萨尔爱乐音乐厅和米兰世博会或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等音乐节上定期举办音乐会外,他们还出现在德国ARD和ZDF的主要电视节目中。作为独奏家,他们曾与罗伯特舒曼爱乐乐团开姆尼茨和霍弗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该二重奏组获得了巴伐利亚州政府颁发的巴伐利亚文化奖。
罗尼·文策尔
罗尼·文策尔的演出活跃在国际舞台,在欧洲、美国、亚洲和南美洲进行巡演、演出和举办大师班。
他曾在丹麦、德国、中国、巴西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不同交响乐团中担任独奏,参加过一些电视录制(包括MTV、TV2和巴西电视台),并为Sony Music和EMI Classics录制了CD。
文策尔曾在丹麦国家音乐学院和里约热内卢的巴西音乐学院担任教授,并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举办大师班,如茱莉亚音乐学院、纽约大学、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圣保罗的UNESP等。
他是巴西打击乐艺术协会主席,是VICFIRTH、SABIAN、Edition Svitzer和Marimba One(首席艺术家)的国际艺术家。
除了打击乐之外他还曾是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首席钢琴家、以及指挥;参与迪士尼作品《美女与野兽》。
鲁卡斯·博姆
鲁卡斯·博姆曾就读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并作为卡拉扬学院的学者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
他曾在法国国际提姆巴琴大赛和意大利打击乐大赛中获得国际奖项。他与二重奏搭档于2017年在比利时举行的世界马林巴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2018年在日本举行的第19届大阪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另外两个特别奖。他的音乐会巡演和客座教授职位使他遍及欧洲、亚洲、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
他的成就包括获得了德国国家学术基金会、德国音乐基金会、奥斯卡和维拉·里特基金会、国际现代重奏学院、曼弗雷德·维特艺术与文化基金会、理查德·瓦格纳奖学金基金会、玛丽·路易斯·伊布施基金会和致力于培养德国有音乐天赋人才的国际音乐学院的认可和支持。
2015年,他因演出的杰出成就而被授予RITTER奖,众多广播/电视广播(ARD、ZDF、ARTE、NDR、BR和RBB频道)和CD录音记录了他的作品成果。
2018年冬季学期,鲁卡斯开始担任科隆音乐与舞蹈大学(伍珀塔尔)的教授。2019年夏季学期,他又被任命为德累斯顿卡尔·玛丽亚·冯·韦伯音乐大学教授。此外,他还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攻读科学艺术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
作为柏林现场音乐节的奖学金获得者,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参与了众多社会机构的音乐推广项目。作为官方代言人,他得到了雅马哈、Meinl Percussion和Sabian Cymbals的赞助。除了与Alexej Gerassimez和李飚建立密切的室内乐合作关系外,他还是柏林爱乐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和德意志交响乐团等乐团的客座艺术家。
王悦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中国爱乐乐团打击乐演奏家。Nola打击乐教学体系创始人。
2000年加入中国爱乐乐团至今,曲目范围从古典浪漫到现代作品,爱乐乐团是国内演出曲目最多的交响乐团。
2002年取得中央音乐学院西洋打击乐硕士学位,师从打击乐教育家刘光泗教授。
2005年加入李飚打击乐团,参与并创造了中国打击乐史上多个第一。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2017年“一带一路”文艺汇演等重要演出。
2009年起连续十年在中山音乐堂举办打击乐夏令营,累计已为数千名孩子带来趣味十足的打击乐体验。作为打击乐夏令营主要策划及负责人,成功将此活动变成了中山堂最受孩子家长欢迎的项目。
2013年创建Nola音乐坊培训中心,根据4-12岁儿童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打击乐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本人编纂的这套打击乐教学体系系列教材已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陆续推出。
2017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打击乐教师,2009年任打击乐硕士导师。
2018年获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文科组第一名。2019年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获个人全能一等奖。
白伟岐
旅德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打击乐青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定音鼓首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客座定音鼓首席,德国慕尼黑第68届ARD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者,美国Marimba One乐器国际代言人。
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中国爱乐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沙米老师,随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随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指挥家李飚教授。本科毕业后考入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继续赴德国学习,跟随李飚教授、柏林爱乐乐团定音鼓首席莱纳·西盖斯教授、柏林爱乐乐团打击乐首席弗朗斯·辛德贝克教授、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桑尼亚·菲斯塔教授学习。
白伟岐是德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最高演奏家文凭 (博士)获得者,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盛事——德国慕尼黑第68届ARD国际音乐大赛的获奖者。此比赛被誉为打击乐比赛的奥林匹克,是世界上最具含金量与影响力的国际赛事。白伟岐是比赛近70年来首位进入打击乐项目决赛并摘取荣誉的华人。作为打击乐演奏家,白伟岐活跃于各大音乐会、艺术展览与公益演出,曾多次举办独奏音乐会。演出足迹包括柏林爱乐音乐厅、德意志歌剧院、柏林Konzerthaus音乐厅、慕尼黑Herkulesaal音乐厅、柏林音乐学院音乐厅、摄政王剧院、慕尼黑音乐学院音乐厅。白伟岐不但参与古典交响乐、室内乐等各类演出,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同时也注重现代音乐活动的推广,如德意志歌剧院现代歌剧发展项目,柏林音乐学院新音乐制作项目等。作为打击乐独奏家,白伟岐与众多国内外管弦乐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多次参与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苏州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的协奏曲音乐会并受广泛赞誉。

李小飚
出生于2006年,从小学习音乐,并显示出对古典音乐的特别爱好和才能,小学毕业于北京英国学校和清华附小,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打击乐专业,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打击乐首席。现就读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
曾多次参加李飚青年打击乐团演出,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北京、中国澳门地区演出,并担任独奏,曾参加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音乐会演出。
李飚打击乐团
李飚打击乐团是一个极其富有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团体。2005年创立至今,李飚打击乐团曾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巡演,为全球的观众献上了数百场精彩绝伦的打击乐音乐会。
乐团所有成员都是极有天赋的音乐家,音乐风格涵盖古典、爵士、现代、流行等,演奏的曲目非常丰富。在演奏过程中,除了演奏打击乐传统、经典作品之外,乐团还委约许多作曲家为他们单独创作作品,以及演奏由乐团成员自创的音乐,进行演出。他们使用的乐器近百种,演奏形式不拘一格,这使得音乐会色彩斑斓,耀人耳目。
欧洲的报纸曾经这样恰如其分地形容他们的演出:一次全方位多感觉的音乐世界之旅!
李飚打击乐团曾为德国汉堡易北音乐厅献上了该音乐厅的第一场打击乐音乐会,并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应邀进行表演。作为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优秀打击乐团,他们的演出遍及亚洲、欧洲、拉丁美洲的许多著名艺术节和著名剧场中。
乐团曾作为梅赛德斯-奔驰的音乐大使,在中国进行了将近20个城市的巡演。2014年,乐团还曾在南美洲进行了三个星期的巡演,足迹遍及南美洲所有最重要的音乐厅和艺术节。
建立近20年来,李飚打击乐团为EMI、索尼等唱片公司录制了多张唱片,其中多张成为了畅销唱片。乐团还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德国电视2台录制了多部有关打击乐团的纪录片,并多次应邀参加富有影响力的活动,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峰会文艺演出等
追影 伊万·特雷维诺 曲
缩小的世界 托比亚斯·布罗斯特罗姆 曲
木之音 斯蒂夫·莱奇 曲
塔克拉玛干 菲利普·永克 曲
反弹B,为打击乐独奏所写 伊阿尼斯·泽纳基斯 曲
雷格泰姆舞曲 乔治·汉米尔顿·格林、库特·恩哥、奥托·维特 曲
——中场休息——
兄弟 阿沃·帕特 曲
纸乐 谭盾 曲
自由探戈 皮亚佐拉 曲
跨界,为小军鼓独奏所写 沃尓夫岗·莱芬德 曲
中国民歌联奏 刘恒 改编
腾飞 拉塞尔·贝克 曲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