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
时间:2025.09.05
场馆:国家大剧院 - 音乐厅
票价:80/120/180/280/380/4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总监制:刘云志 监制:张旭霞、么红、张百成、吴钊 主持人:孙雪曼 钢琴艺术指导:仇澜锡 演员:么红、曹冬、翟今起、张莉莉、郝菲、苗原碧、刘怡然、韩钧宇、赵一峦 演出统筹:张鹏 演出监督:高斯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杨洋
指挥家杨洋在2006年11月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现任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杭州国际音乐节音乐总监,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交响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众多国外乐团及歌剧院也成功的留下了他的足迹。杨洋与众多世界著名音乐家以及几乎所有一流的中国音乐家都有过精诚的合作。 2009年,杨洋主持组建杭州爱乐乐团,并于2017年创办杭州国际音乐节。多年来,杨洋率领杭州爱乐乐团成功的在多个欧洲著名音乐节登台亮相,并多次带领乐团远赴多国进行世界巡演,赢得了国内外观众、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从任职中央歌剧院至今,杨洋指挥的世界经典歌剧以及多部歌剧的中国首演和成功巡演更彰显出他在歌剧方面的过人才华。

么红
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员。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教授。1999年至2000年赴意大利留学。 曾获全国首届《歌王歌后》比赛二等奖,法国马赛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文化部首届全国声乐比赛第一名,荣获第六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 1993年在与前苏联莫斯科大剧院导演安西莫夫合作执导的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吉尔达,以其出色的表演和美妙的歌声获得成功。1995年参演普契尼歌剧《图兰朵》饰演柳儿,得到媒体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应辽宁歌剧院邀请出演中国歌剧《苍原》,表现出色,大放异彩。曾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饰演缪塞塔、比才的歌剧《卡门》饰演米凯拉、出演新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饰演薇奥列塔、歌剧《蝴蝶夫人》中饰演巧巧桑、主演中国歌剧《杜十娘》。2001年在北京紫禁城午门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同台演出。2005年分别于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盖森克森在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饰演柳儿,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赞扬。2008年在鸟巢唱《图兰朵》中的柳儿。2009年在台南唱《图兰朵》中的柳儿。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图兰朵》唱柳儿,同年又唱普契尼的另外一部歌剧《蝴蝶夫人》。2009年在《波西米亚人》中唱咪咪。2011年唱《蝙蝠》和《弄臣》。与香港歌剧院合作演出《中山·逸仙》唱宋庆龄。2012年赴香港、澳门演出音乐会。在清华大学演出《茶花女》。在国家大剧院演唱《蝙蝠》中的罗莎琳德。11月与其它两位女高音组成“三大女高音”在全国保利院线巡演。2013年8月22、23日参加由中外著名歌唱家演出的“VIVA威尔第”200周年纪念音乐会。2014年底在中国国家歌剧院唱贝多芬《费德里奥》中的马切琳娜。2015年至2016年相继在世界各地演出歌剧《图兰多》《卡门》《茶花女》,并出任文化部专家评审、广电部全国比赛评委、各地方全国赛式的评委主席等职务。2017年在中央歌剧院歌剧《玛纳斯》中唱卡妮凯。 主演的西洋歌剧: 普契尼《图兰朵》唱柳儿,《蝴蝶夫人》唱巧巧桑,《波西米亚人》唱咪咪或穆塞塔。威尔第《弄臣》唱吉尔达,《茶花女》唱薇奥列塔。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唱奥琳匹亚。比才《卡门》唱米凯拉。贝多芬《费德里奥》唱马切琳娜。施特劳斯《蝙蝠》唱罗沙琳德。《娜拉为时已晚》(挪威歌剧院)。 主演的中国歌剧: 《苍原》(辽宁歌剧院),《汉丽宝公主》(新加坡),《杜十娘》(中央歌剧院),《咏·别》(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山·逸仙》(香港歌剧院),《赵氏孤儿》(国家大剧院),《西施》(国家大剧院),《玛纳斯》(中央歌剧院)。
曹冬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一级演员,1996年以女高音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00年参加了英国威尔士歌剧院大师班并获得证书,2001年6月经过学校选拔赴意大利参加了美国大都会举办的歌剧大师班,2001年参加全国首届金钟奖入围决赛奖,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至今。 从2009年起担任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女高音声部长至今,合唱团艺术委员会委员、合唱团党支部书记。工作期间参加了几十部中外歌剧的演出和上千场音乐会的演出,在多场音乐会中担任独唱、领唱、重唱。随团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翟今起
中央歌剧院女中音,一级演员,中央歌剧院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先后师从于杨金岚、黎信昌、郭淑珍、孙东方等国内著名声乐教授,在校期间参加了英国威尔士歌剧院大师班学习,并取得证书。 2000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至今,参演了歌剧《大风歌》中的王媪,《北川兰辉》中的母亲、《红色娘子军》中的连长等主要角色,以及众多部中外歌剧,如《茶花女》《卡门》《阿依达》《游吟诗人》《乡村骑士》《丑角》《霍夫曼的故事》《蝴蝶夫人》《伊斯国王》《托斯卡》《费德里奥》《波西米亚人》《图兰朵》《杜十娘》《红帮裁缝》《鄞地酒歌》《命运》《道路》《边城》等。 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季”期间,举办了多次个人专场演出。曾多次参与文旅部组织的春晚,以及文旅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下基层”等活动,并在各地高校进行专业培训与授课,也作为文旅部志愿者多次赴灾区慰问演出。
张莉莉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绿色中国行公益大使,央音全国总展演评委。师从马洪海教授、张立萍教授、美国著名声乐大师恺撒·乌洛亚。获第三届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第一名,并获得“国际青年歌剧使者”称号。2017年,美国卡内基金色之声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意大利第41届贝里尼国际声乐比赛三等奖;第五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优秀奖。多次参加国家大型重要演出和央视演出,参加庆祝国庆70周年《向着伟大梦想》阅兵专题文艺演出。
郝菲
中央歌剧院抒情戏剧女高音歌唱家,“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金钟奖,“第42届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第一名。 在普契尼歌剧《托斯卡》、瓦格纳歌剧《众神的黄昏》、威尔第歌剧《阿依达》、普契尼歌剧《外套》、普契尼歌剧《修女》、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莫扎特歌剧《唐璜》、雷哈尔歌剧《快乐寡妇》、中国原创歌剧《王阳明》、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均饰演第一女主角。
苗原碧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涅日丹诺娃国立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系,获声乐歌唱家文凭和声乐表演硕士学位。先后师从于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教授、王琼教授(艺术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Dzhamagarachya A.B教授(乌克兰民族歌唱家、国家功勋演员),通过多年系统的声乐训练和对大量声乐作品的学习与探索,掌握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方法,先后在天津、乌克兰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并多次获声乐演唱奖项。歌剧演唱时独特的东方特性给乌克兰同仁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012年获“二十一世纪艺术”国际音乐竞争大赛第一名;同年获乌克兰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大赛声乐金奖。2015年和2017年获得河北省金钟奖银奖。演出过多部中外经典歌剧作品,曾在歌剧《尤兰塔》《奥涅金》《莱因的黄金》《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饰演主要角色。
刘怡然
一级演员。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赵登营教授。曾经在《游吟诗人》《波西米亚人》《堂帕斯夸莱》《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莱茵的黄金》《女人心》《山林之梦》《红军不怕远征难》《道路》《萧红》中饰演主角。曾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中担任领唱。2011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优秀表演奖。
韩钧宇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毕业,师从于周美玉教授,男高音马华、赵登营教授。曾获第40届“贝里尼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一等奖和“香港国际艺术家音乐比赛”二等奖。2014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至今多次在剧院演出中担任主角,主演并参演的歌剧有《费德里奥》《茶花女》《屈原》《我的母亲叫太行》《狄多与伊尼阿斯》《塞魅丽》《伤逝》《红色娘子军》《玛纳斯》《魔笛》《命运》《道路》等。
赵一峦
中央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曾先后师从甘国农教授与赵登营教授。饰演过的角色包括:歌剧《茶花女》父亲乔治·阿芒、《丑角》托尼奥、《莱茵的黄金》雷神多纳、《蝴蝶夫人》美国领事夏普莱斯、《波希米亚人》音乐家萧纳、《北川兰辉》村长、《我的母亲叫太行》赵连长、《白鹿原》鹿兆鹏、《红军不怕远征难》老郭、《张思德》朱德、《道路》高如泰、《萧红》鲁迅等歌剧角色。

仇澜锡钢琴艺术指导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2015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有着丰富的独唱、合唱伴奏经验,多次与国内外歌唱家们同台合作。2016年4月获得意大利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最佳钢琴艺术指导一等奖。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登台演出,足迹遍布瑞士、意大利、夏威夷、加拿大、白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拉脱维亚。并且在国内保利院线30余个城市进行巡演。2019年7月在意大利达芬奇国际艺术节中特邀为曹秀美声乐大师班钢琴艺术指导,在意大利威尔第歌剧院、沃尔泰拉歌剧院、多伦多等剧院进行巡演。

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
中央歌剧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艺术院团,成立于1952年。剧院所属的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美中心,聚集了一大批优秀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导演、剧作家和舞台美术家;所属中央歌剧院剧场2022年开始运营并成为首都文化地标,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特点,全力打造人民的舞台、高雅艺术的阵地、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剧院创编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100多项国家级奖项。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文艺晚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文艺演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等重大活动中,出色完成演出任务。排演了《茶花女》《图兰朵》《卡门》《利哥莱托》《三联剧》《乡村骑士》《丑角》《尼伯龙根指环》《叶甫根尼·奥涅金》《艺术家生涯》等世界经典剧目;创排了歌剧《白毛女》《马可·波罗》《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玛纳斯》《命运》《道路》《奋斗》《萧红》《阳光灿烂》《秋分种麦正当时》及舞剧《花木兰》等优秀原创作品。 剧院长期活跃于国际艺术交流舞台,曾在联合国万国宫、普契尼艺术节、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卢布尔雅那音乐节、曼谷国际舞蹈音乐艺术节等舞台上绽放光彩,传播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互鉴。 现任院长、艺术总监刘云志(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党委书记张旭霞,副院长么红(著名歌唱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百成,副院长吴钊。
第一部分: 松花江上(1931年) 张寒晖 曲 演唱:么红、韩钧宇 黄河颂(1939年) 冼星海 曲 演唱:赵一峦 黄水谣(1939年) 冼星海 曲 演唱:郝菲、苗原碧 五月的鲜花(1940年) 阎述诗 曲 演唱:刘怡然、张莉莉 铁蹄下的歌女(1940年) 聂耳 曲 演唱:么红 游击队歌(1943年) 贺绿汀 曲 演唱:刘怡然、韩钧宇、赵一峦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944年) 吕其明 曲 演唱:刘怡然、韩钧宇、赵一峦 英雄赞歌(1956年) 刘炽 曲 演唱:郝菲
第二部分: 喀秋莎(1938年) 马特维·勃兰切尔 曲 演唱:曹冬 雪绒花(1959年) 理查德·罗杰斯 曲 演唱:苗原碧、赵一峦 小路(1950年代) 阿维·帕尔夫曼 曲 演唱:韩钧宇 山楂树(1950年代) 弗拉基米尔·沙因斯基 曲 演唱:翟今起、张莉莉、苗原碧 红莓花儿开(1950年代) 改编自俄罗斯民歌 演唱:曹冬、翟今起、苗原碧 神圣的战争(1940年代)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谱曲 演唱:全体演员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